馬濰:長沙創業者的速度與激情
2019/10/25 | 孟繁勇 | 閱讀次數:1963 | 收藏本文

9月26日,45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緩緩行駛在長沙梅溪湖畔,統一掛“湘A”測試牌照。當日,開放道路智能駕駛長沙示范區正式啟用,長沙率先在全國進行基于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乘用車批量載人測試。
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智能駕駛研究院)在現場展示了智能網聯道路管理系統,智能公交和智能重卡等科技。該公司總經理馬濰表示,以智能網聯汽車為重點的人工智能生態鏈,正在長沙逐步形成。公司將借機壯大自身,并為長沙相關產業鏈的建設作出貢獻。
馬濰是一名美籍華人,曾在美國硅谷生活工作20余年,如今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長沙。
馬濰和朋友們談起長沙,用了一個描述:飛一般的速度。這個判斷來源于他的親身經歷,他在2017年10月13日乘坐飛機落地長沙,10月16日公司注冊成立,到目前300人的團隊。效率如此之高,完全出乎他的意料。
在長沙,馬濰找到了創業的激情和對工作的全情投入。夜色漸濃,月上柳梢,公司所在地仍燈火通明,同事們對工作的勁頭,讓他想到美國硅谷的創業氛圍。
馬濰說:“硅谷企業創新的速度在全球領先。在長沙,我親身感受到這座城市創業者對創新、創業的激情,足以媲美硅谷。”
營商環境讓人安心
馬濰久居美國,現任職智能駕駛研究院總經理,并拿到長沙的人才綠卡。馬濰說:“現在我個人的狀態,是想在短時間內,融入這座城市。”
近代百年,無數先賢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誕生。漫步在湘江岸邊,馬濰總是感慨萬千。回國之前,很多人告訴他,你出國多年,回來肯定不適應。現在他回國兩年了,在岳麓高新區的湖南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,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發展越來越好。
時間回到兩年前,馬濰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、著名機器人專家李澤湘教授聊天。李澤湘提出在長沙創立智能駕駛研究院,邀請馬濰共同創業。李澤湘提出的理由,讓他心動不已。人工智能過去五年的發展突飛猛進,一些原先的設想,當時看似不可能,現在能夠落地了,未來20年我們的社會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大革命!
尤其是在汽車智能駕駛領域,作為一個工程師,能不能把它造出來,取決于市場、資源等各個方面的綜合因素。智能駕駛需要大量的人才,并不是靠一兩個武功高手打擂臺的功夫能夠解決的。長沙有多家高校,形成了技術人才池,可為企業的發展,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人才儲備。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,馬濰的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就打造了300人的團隊,優秀的人才和生龍活虎的斗志正是長沙優勢的寫照。
在公司選址上,湖南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毗鄰測試區,還專門為智能研究院量身打造了擁有可以停靠重卡車庫的辦公樓。馬濰說:“長沙擁有讓人安心發展事業的優質營商環境,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。”
馬濰認為,未來20年,重復的勞動將會被自動化取代,創新經濟會迎來大發展。要想創新成功,必須找一個寬松的環境。其中之一是居住成本,而長沙的房價,在省會級城市中處于“房價洼地”,對于工程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。
在長沙生活工作,總是會讓馬濰想起國外的經歷。“在英國、新加坡、硅谷等地,都是有類似的資源環境。生活、工作、環境等方面,長沙都適合創新創業工程師生活, 這是大規模發展科技創新產業的重要基礎。”
另一方面,長沙市政府非常重視,為了應對人工智能的到來,投入更多的資源。比如說智能自動駕駛,在國內屈指可數的城市有小規模的試車場。但無人車需要非常大面積的區域,而長沙市建設了1200畝的試車場,有78個測試場景,目前在全國是面積最大的。
“公司落戶長沙,確實感受到了長沙‘敢為人先’的氣氛、政府決策的精準和魄力。我們是第一個在測試區試車的單位,試車場規模之大、測試場景之多,從全球來看都是少有的,是非常珍貴的資源。”馬濰說。
疾駛測試場
令馬濰振奮的是,試車場之外,長沙市還開放了道路測試。“長沙市政府打破了很多傳統的限制,率先進行公路智能化。這就是智慧公路,包括美國、日本等一些國家和地區,也說了好多年,但一直落不了地。”
開放道路測試,對于智能駕駛技術從實驗室應用到現實,非常關鍵。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去公路測試,否則只能在試車場里開。
據了解,國家智能網聯汽車(長沙)測試區將依托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、知識鏈、人才鏈、資金鏈、政策鏈五鏈齊動的產業開放生態平臺,在研發測試、技術標準共建、場景應用示范、技術成果轉化、產業項目落地等方面展開創新探索,打造“基于5G互聯的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出行生態示范片區”,助力長沙打造成為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產業之都。
比如9月26日起,道路智能駕駛長沙示范區100公里高速開放道路,位于長沙繞城高速西南段和西北段,分為標準路段、測試路段和示范路段,打造測試、應用場景100多個,是國內首條5G+V2X智慧高速公路,將彌補國內高速環境下缺乏測評、示范環境的空缺。
100平方公里城市范圍開放道路全長135公里,涵蓋湖南湘江新區梅溪湖、洋湖等片區大部分道路,基于云控基礎平臺和智能路側系統,打造“人-車-路-云”一體化應用類場景90余個,全線支持L3級(有條件自動化)及以上自動駕駛車輛測試與示范,在全國同類型開放測試道路中智能化改造范圍最廣、場景最豐富、道路類型最全面。
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測試車在智能駕駛測試路段測試。
馬濰表示,100公里高速開放道路是一個領先的創新,這是第一次有5G和V2X兩種標準的加持,既兼顧了大帶寬,又兼顧了低遲延,能確保智能交通、智慧公路和智慧的車在高速路上行駛的安全。
談到這些設施對企業的幫助,馬濰興奮地說道:“路測可以提高自動駕駛技術,令我們的研發起碼加快了兩年的時間,推動企業更快地達到預期目標。我們企業的發展,實際上見證了長沙人工智能生態產業鏈的發展。在不遠的未來,相信長沙定會成為這一領域中的佼佼者。”
身在長沙的幸運
初至長沙時,馬濰所在的企業,被稱為長沙第一家與智能自動駕駛相關的公司。現在,至少有十余家和智能駕駛相關的企業在這座城市落戶。未來的五年,馬濰期望將智能駕駛研究院打造成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國際領先企業,使得駕駛更安全,更高效。
繁忙的工作之外,馬濰也在逐漸融入長沙的生活。長沙人喜歡生活,并且懂得生活。馬濰曾和朋友們去往一家火爆的餐廳,前面竟然有700桌在排隊,這讓馬濰重新審視美食對于生活的意義。
在馬濰看來,長沙是一座幸福指數很高的城市。尤其是當太陽從東方升起,站在湘江之畔,總是會令人心曠神怡:江水緩緩流去,那時總是會感覺到,歷史在發展,科技在進步,人工智能的革命,將會改變人類的歷史進程。他說:“我在長沙這座城市,投身到其中,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。”
長沙的工作逐步順利開展,馬濰會將生活、工作方面的情況,向愛人講述。遠在美國的愛人聽到了馬濰所講的長沙故事,隨后來到了長沙。她要親眼看一看,馬濰口中的長沙,是個什么樣子。
馬濰的愛人去過國際許多城市,新加坡、英國、美國、澳洲、非洲、南美等幾十個國家。她到長沙后,只要馬濰有時間,就會陪著愛人去往市內各處,品美食,賞美景。馬濰工作生活的城市的每一處,都會讓她感觸頗深。
馬濰說:“她比較喜歡藝術,長沙文藝設施、機構比較多。在我工作比較忙的時候,她一個人逛了不少美術館和博物館,還在一個美術館做些講解的義工。她覺得長沙,是一座需要慢慢去發現其魅力的城市。”
馬濰說:“我認為未來的長沙,將會是一個創新之都。作為一個新長沙人,我們的企業也在其中有所貢獻,這是令人激動的事情。”
相關報道
評論